刊名:时代教育
曾用名:城市改革与发展
主办:成都日报报业集团
ISSN:1672-8181
CN:51-1677/G4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期刊分类:基础教育
文丨孩童教育
中学生时期,是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正在成长而又必然分化的较为复杂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年龄跨度有6岁左右,其中有少年,也有青年。
如果我们把这个年龄组成的中学生与大学生、中专学生和小学生相比较,与工农青年、部队青年、城镇青年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他们朝气蓬勃,敢想敢说,富于理想,但又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思想不定型,可塑性大,有他们特有的情趣和追求。
从心理上来说:①中学生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好显示自己的力量与才能,想成为人生旅途上的强者。②观察力想象力显著发展,抱有各种理想和幻想。
因为到了中学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限于五官感受,不限于对事物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性质、特征、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认识较为完整,较为理智,富于想象。记忆力和理解力不断提高。
③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也许并非同步,少年期,记忆力好(尤其是机械记忆),理解力差;成年期,理解力强,记忆力开始减弱;中学时代,正是处于记忆力最好而理解力又有增强的阶段。所以,中学生求知欲特别旺盛,肯学习,爱动脑,处于长知识的“黄金时代”。
④意志、性格处于形成过程之中,未定型,好模仿,情感更加丰富,道德感、集体感、友谊感和美感都有显著发展,富有热情。⑤性意识开始发生,有追求异性配偶的愿望。
中学生一般说来,有上面这样一些特点。但由于中学生年龄跨度大,还必须注意到中学生的层次。这里就有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的问题。所谓层次就是次序。
所谓中学生的层次就是把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阶段划分出来,从而根据不同层次的不同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大家知道,人的智力的发展,道德水平的提高,世界观的形成。
不仅同人的生理发展、年龄递增有着内在的和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且受到教育制度、知识结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根据这个原理,我认为可以把中学生分为六个层次。
初一年级或称第一层次。学生从小学毕业,一般为12岁,刚刚跨进中学的大门,充满了新鲜感,处于积极激动的状态中。他们身上稚气较多、喜欢游戏、贪玩,对周围的一切漫不经心,对客观依赖性大,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学习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自制力差。
初二年级或称第二层次。由于父母的督促和学习负担的增加,对学习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积极性有所提高。告别少年,已有“我长大了”的独立意向,对一些东西由听从信服到有条件的执行。喜玩,但形式、内容要求高一些。开始交际,并喜欢模仿别人。
初三年级即第三层次。此时变化显著,不仅身体发育明显,而且抽象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都有了较大的增强。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包括父母和老师)都被重新认识,独立性增强,交际范围扩大,并有一定的目的性。面临对理想的选择,但缺少主见。
总之,中学生的这些层次的不同特点,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是我们从事工作的重要客观依据。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 网址: http://www.sdjygw.cn/zonghexinwen/2021/0329/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