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记·曲礼(上)》中有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其中“致事”、“致仕”、“休致”,都是“退休”的意思。可以说,这项人事制度,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历代都有延迟官员退休的现象,到了清朝几乎成了常态。当然,往往是身居要职者才会享受这一“殊荣”。
比如:
王掞79岁时被“批准”退休,但仍要留在京师“备顾问”;
马齐被称为“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以84岁高龄“病休”;
徐元梦真正是一生报效朝廷,以87岁高龄终老于任上;
纪晓岚晚年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之职,直到82岁时生命终结为止。
......
可见,古代这样的案例真是不胜枚举。
其实,文官倒也罢了,可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上战场,这样的场景未免有些凄凉。
周天爵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被朝廷委以重任——署理安徽巡抚,去剿灭捻军,那时的他已年过八旬了。同样,宋庆也是以80高龄,率兵和八国联军对抗。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高龄还在为朝廷效命,似乎显得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百岁高龄的在职官员。
在南北朝时期,107岁的罗结被拓跋焘(北魏太武帝)任命,虽在三年后退休,但却一直为朝廷献计献策,直到120岁。
那么,是什么原因催生了官员的“老龄化”呢?
当时,清朝官吏退休制度,基本以“70岁”为基准。当然,在每三年一次的“检查”中,若有发现“疾病”、“贪恋职位”等人,则会被强制退休。既然已经有了明文规定的制度,那为何皇帝们还要“苦苦”挽留这些高官呢?
其实,原因其实很简单,通过这种“表达皇恩”的方式:
一是、笼络臣心;
二是、激励大家更好地为朝廷服务。
首先,这种做法是对大臣成绩的一种肯定,体现出了君主对他们的赏识,从而在心理上暗示他们要继续如此行事。
其次,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只要做的好就可以继续你的官职,而皇帝对你的恩宠也会继续。
所以,归根结底,这只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巩固政权的手段。至于具体的制度,对皇帝们从来都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
那么,这样的结果除了收服人心,还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首先,导致一些官员“不思进取”;
这种情况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年龄大了思想就会僵化,暮气沉沉的官场只会阻碍吏制的发展。毕竟,良好的工作效率需要有良好的精力支撑,70岁的身体终究是抵不过30岁的年轻人。
其次,就是滋生腐败;
以前,虽有退休制度,但“退休金”却少得可怜。若能延迟退休,不但权力得到了保障,还可以拿到更多丰厚的俸禄。
道光初年,大学士伯麟年逾七旬,步履维艰,见了皇帝不仅不能下跪,还要谋“外放”的官职。听后,道光帝大怒,责其“胆大妄为,莫此为甚”、“只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命其立即“休致”。可更多的人则是从年龄上做了手脚,以至于,隐瞒岁数竟成了官场风气。
于是,有人就曾感慨道:“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华,甚至减至十余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
再者,就是不利于人才选拔;
要知道,在官场上,职位缺了才会补人。
雍正时期,汪景祺、查嗣庭等上书“论列时政,以部员雍滞为言”,奏折里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可见,那些老臣们迟迟不挪窝,后面的人即使等到白了头,也未必有机会。其实,对于统治者而言,自己才是选拔人才的那根“准绳”,以至于,很多制度都成了虚设。
最后,“鼓励”“无为”的官风;
雍正曾评价逊柱,说其“素餐多年,尚无大过。”可见,雍正知道他在位这么多年政绩上没有建树,但却仍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
为何?
因为,统治者需要听话的臣子。这也在无形中,教育了其他官员该如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