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时代教育
曾用名:城市改革与发展
主办:成都日报报业集团
ISSN:1672-8181
CN:51-1677/G4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期刊分类:基础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市民社会的深度伦理化黑格尔论教育等级和同业

来源:时代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教育的双重功能:技能知识与伦理知识 在黑格尔那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且始终与“伦理”相关联。通过对教育的思考,他在不断兴起的现代世界那‘二元化了的

一、教育的双重功能:技能知识与伦理知识

在黑格尔那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且始终与“伦理”相关联。通过对教育的思考,他在不断兴起的现代世界那‘二元化了的’分裂的市民社会中,认出了古代人所赢得的伦理结构。”[1](P.142)

(一)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大革命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黑格尔在纽伦堡中学执教时期(1808-1816年),恰逢教育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而进行世俗化的改革当口,他积极参与了这一改革。①平卡德在《黑格尔传》中提到:“在巴伐利亚州,像在德国其他追求改革的州一样,实行改革的州同样开始发现教育本质上是州政府事务而不仅仅是牧师利益问题。”[2](P.289)在这种背景下,黑格尔的好友尼特哈默尔就同威廉·冯·洪堡一起,分别在巴伐利亚和柏林进行了一场以新人文主义著称的教育改革运动,黑格尔被任命为纽伦堡中学校长。

而这场运动又和以下两种教育模式相对立,一种是德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另一种是受到德国启蒙运动启发而新出现的教育模式,它也常常被看作是“功利主义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代表人物往往来自那些自己的财富、权利和权威在拿破仑革命时期就被一扫而空的人,他们的教育理想在于:“不是在品味和教养方面塑造具有自力更生自我指导精神的个人(这在他们心目中最终通常等同于法国大革命的弊病和现代生活的弊病),而倒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一种较为传统的较为按照阶级组织起来的具有等级和秩序的社会。”[2](P.290)而“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则主张“教育应该仅仅着眼于对人们进行职业培训[2](P.290)。

而黑格尔主张人文主义的教育。其旨趣大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倾向于法国大革命理想的精英式的个人自我建构:“到黑格尔时代,教养(Bildung)这个概念被区别于Erziehung即教育这个概念。教养本质上反过来把真教育和修养概念合并成人们要求自我建构。可以说,[从由教育(Gebildet)这一术语所代表的被动语态角度看一个人可能受过教育,但是从由教育这一术语所代表的主动语态角度看]一个人却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受过教育的人。教养要求人们自发活动、自我发展和自我指导。”[2](P.49-50)而另一方面,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具有明确的政治色彩,即一种挑战权威的、并且渴望在新的世界中建立起新的秩序的理想。“挑战政治权威的主张纳入了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政治学:对于像尼特哈默尔和黑格尔这样的人来说,现代生活是涉及教化和涉及那些有教化的人有权利去组成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精英阶层。”[2](P.290)

对黑格尔来说,教育的权利既不属于教会,也不属于家庭,而应属于现代世界新兴的“社会”。“市民社会既然具有了普遍家庭这种性质,当然就有义务与权利,反对父母的任性和偶然性,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兴办教育,(使子女们)变成社会成员,尤其是,当教育不是由父母本人而是由别人来完成时,要对教育进行监督和影响。”[3](P.372)②但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家庭”,应当是指传统的大家族,即上文中所提到的主张德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保守势力。

黑格尔在给尼特哈默尔的信中说:“我每天都会更加确信理论工作对世界的影响要比实践工作大得多。一旦观念领域被加以革命化,那实践中就不会遇到阻碍了。”[2](P.291)因此,将教育权从大家族向社会的转移,必须被理解为是黑格尔实现“塑造世界”的理想的一种方式。

(二)教育在职业技术方面的功能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是从否定的角度讨论“教化的王国”的。在那里,教化(同样是Bildung这个词)使人从普遍性中“异化”。因此,“让人惊讶的是,我们在‘教育’这个关键词中可以发现许多层不同的意义,因此教育的概念不同于黑格尔哲学中的其他问题——比方说它就不同于‘承认’这一关键词——在这一概念下,暗含着许多激烈的争论。……在教育这一关键词下,存在着一种所谓的现代‘反思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知性的判断力结构,将活生生的生命中的统一性从根本上打碎了。”[4]()然而,在《法哲学原理》中则采取了科学视角,和《精神现象学》中的意识视角不同。“总的说来,在《法哲学原理》中,教育起着核心的作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黑格尔在《法哲学》的导论中也提出了‘教育的绝对价值’。”[4](P.434)

具体说来,“积极的”教育具有两种功能,首先它是一种职业教育,并且,它也能够驯服人的直接的欲望。通过教育,人不仅习得了劳动的方式,还习得了一种社会化的“欲望”的方式,即“以有教养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是通过教育,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抽象的思想,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克制、延迟甚至牺牲自己自然的需要(在特殊的时刻,这种牺牲甚至有可能达到牺牲生命的程度)。只有人能够克制自己、延迟满足、放弃欲望和作出计划。洛维特认为,在黑格尔看来,“人的精神自由并不体现在人没有任何自然的欲望,而在于人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什么,并且可以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欲望。”[5](P.237)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 网址: http://www.sdjygw.cn/qikandaodu/2021/0726/1718.html


上一篇:学记对前代教育的曲解浅析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