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迄今为止一直为人们所追捧,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个性的潮流,但是我们很难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探究发现,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学家们大多反对各种约定俗称的形式,追求独立创新的个性,追求简约时尚,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等。后现代主义对建筑、法学、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一)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虽然后现代教育的概念不是非常的确定,但是其思想内涵在中国已经践行了三十多年,它经历了尝试期、持续期和发展期,到2010年以后其思想已经渗透到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过程。
(二)后现代教育倡导多元化思维
在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当中,首先推崇的是多元化思维,即其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元性的,首先每个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其次,每个个体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因此我们提倡从多视角出发理解和发现世界,在教育理念当中我们尊重每个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推崇个性化话教育,鼓励每个教育主体从多元化的角度研究问题,钻研学术。
(三)后现代教育倡导实用性思维
后现代教育思想提倡实用性,即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严格教学效果制度,对教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符合专业特色,不应做一味的模仿,对教学手段和方法应做实用性研究,注重可行性和实际效果的调研与实践。
(四)后现代教育倡导批判性思维
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批判性,主要是指对学术知识的严谨性,在现在形形色色的教育书籍、期刊、杂志、网络资源等信息渠道中,不乏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执行者,甄别知识的真伪,考量知识的专业性,任重而道远。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时代思考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已经诞生三十多年了,它从起初的赫赫声威到渐渐淡出教育领域的思潮,是因为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后现代构建过程中,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没有掌握时代的脉搏。
目前职业教育的受众大多以95后为主,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浓厚,这就要求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抓住专业教育中的新鲜度,做专题性的改革,同时95后受众简单直接,因此要求教育过程中不要拖泥带水,要直击专业的核心,并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
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应立足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符合时代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国家经济和时代信息应作为大的环境背景,主要体现在其批判的思想上,知识是具有时效性的,后现代的教育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专业知识探究其真伪,衡量其时代性,对于那些过时的、落后的知识应当重新构建。
三、后现代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的思考
目前的职业教育面对巨大的转型压力,有来自本科院校职业化发展的压力,有来自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否定性的压力,在压力中生存,就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后现代教育的思想虽然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是必须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职业教育必须依托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遵从多元化、实用性、批判性等要求,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是“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多元化方面应表现为教师对该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并应该用批判的思维去对本专业的技能提出可行性的创新改革,争取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职业教育的改革应体现简约的特色
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应该脱离开繁文缛节,用最高的效率创造最有价值的教学效果,做出最有成效的教育改革。
(三)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进行特色性的教育教学设计
在目前教学改革成风的时代,每一个教师都是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成效的评估者,因此后现代教育的思想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秉承实际、可行、专业、简洁的原则进行,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四)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后现代教育的精髓
都应该不断完善专业知识,进行有个性、有特色,做符合职业教育要求教育开拓者,让职业教育发挥其社会主导力,成为中国教育的有一支生力军。
四、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力图突破原有的教育思维模式,开辟一条特色的教改之路。
(一)在专业设置上,根据每年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体现了后现代教育的批判性思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紧密结合市场,增加教育一线与企业一线的实时沟通,建立定向需求跟踪制度。
(二)在专业建设中,精简课程、模块课程,让专业学习更有体系性
体现后现代教育简约的思想。传统的专业建设,教育以单课程为主,拼凑成整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分散,系统性较差,因此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专业企业中的岗位设置,设立几个专项的模块,按照模块教学,同时可以打破现在多模块同时进行的方式,采取独立模块单独进行的方式,即可以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 网址: http://www.sdjygw.cn/qikandaodu/2020/0907/330.html
上一篇:探索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下一篇:搭建情境支架,促进深度阅读